把握雙循環發展機遇,用頂層設計決勝未來,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發展之路
一、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發展面臨的形勢
沒有成功的企業,只有時代的企業。從農業——工業——互聯網——移動互聯網,5G將掀起新一代萬物互聯的世界產業革命。變革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。誰排斥變革,誰拒絕創新,誰就會落后于時代,誰就會被歷史淘汰。一個企業,如果放棄了科技創新,放棄了人才,那么,這個企業就會后退。
世界上有三種企業,一是造勢者,如阿里巴巴,發現互聯網趨勢,創造全球B2B第一平臺,
二是順勢者,微信,順應PC端向移動端轉移趨勢,自我顛覆,革了QQ的命,三是逆勢者,諾基亞。曾經的行業老大,重產品,輕趨勢,被時代淘汰。
一種現象:耐克鞋,200美元一雙,90是耐克專利擁有者,100元是耐克品牌,10美元是中國生產耐克的工人,包括原地材料在內。10美元的人工是求生存,企業要發展,需要往價值鏈的高端走。微笑曲線:制造組裝是底層,創新,研發品牌是兩端,今日企業轉型升級,是在過去的基礎上,附有更多的含金量,要有更多利潤附加值。要讓中國由制造大國轉為制造強國,中國產品轉為中國品牌。
二、頂層設計是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重點
頂層設計缺失導致企業戰略模糊,把想法和夢想當戰略是錯誤的。有夢想,更要有邏輯,戰略就是成功的邏輯,尋找成功的邏輯就是頂層設計。戰略是什么:前瞻性預判(科學性,嚴謹性),聚焦(我應做什么,而不是我能做什么)、實施計劃針對競爭對手的(架凌競爭對手,打不死競爭對手,也不提倡打死,要保持競爭生態才會做大行業,)、壯大自己、實現目標的計劃。
頂層設計的核心思想是從后往前看,是為了企業長遠發展,尋找一套可操作的系統性解決方案。基于對人性的假設,對目標市場的理解,對用戶需求的把握,對競爭格局的認知,通過系統的分析,把經營理念、終極目標設定好,把用戶心目中理想的完整產品描述清楚,把實現目標的關鍵要素和主要矛盾羅列出來,把潛在的問題和風險預見到,從而根據目標去配置資源。倒排時間表,形成一個通俗易懂的劇本,然后讓各個職能的管理者按照劇本上的分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。從后往前看,是一種思維方式,也就是以終為始,從未來看今天,未來你想成為什么人,現在你就要做什么,讓人才成為解決問題之人,成為把事情有變得更好之人,成為給上司的選擇題之人。中國的十四五規劃,就是國家從后往前看的最佳范本。企業的戰略要站在國家的肩膀上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跳過去。
把握好企業的發展階段,千萬級企業,主要任務是抓機會,最重要的是設計商業模式,億萬級企業,思維往團隊作戰轉變,品牌定位清晰,目標客戶明確。十億元級企業,細分市場,從賣產品到賣思想,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研發設計體系,建立訓練有素的管理團隊。
頂層設計的基本任務
幫助企業準確認識和掌握未來發展趨勢,正確認識和并鎖定目標市場,深入挖掘客戶需求,做好完美產品開發與生產,找準品牌定位等五項基礎研究工作。
頂層設計的基本邏輯
企業家轉型:把自己從創業家(為自己)改變為企業家(為客戶為員工),再改變為思想家,宣講家,預言家,漫畫家于一體的事業家。
思想家,把問題想清楚,想透徹,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理論體系。結合宏觀經濟形勢,行業發展特征,梳理出企業發展的邏輯。
預言家,描繪未來。從后往前看,做出前瞻性的預判,看清未來趨勢和未來,成為企業發展的引路人。
漫畫家,讓未來可視化,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,零散的問題系統化,并用通俗易懂的視覺語言和容易接受的漫畫形式表達出來,一目了然,提高溝通效率和效果
宣講家,感染員工,點燃員工的激情之火。就是通過各種宣講和溝通方式,讓企業員工理解未來是什么樣子,知道具體原因或依據,明白實現的戰略或途徑,這樣大家才會心甘情愿地追隨你,努力去執行并完成。演講的核心是責任,當有責任時,所講的每一句話,都會讓員工感動。把責任抗在肩上,事業家才能成功。
三、雙循環發展戰略是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機遇
雙循環戰略的基本目標,在于實現國力躍升,產業升級,經濟高質量發展,逐步提升在全球產業鏈地位,打造面向未來的高水平國際競爭的新優勢,把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。雙循環的戰略核心:爭奪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與規則制定權。
內循環解決國內規則的統一性,強調企業轉型升級發展中的規則意識,統一市場意識,標準意識,規則意識,法治意識。外循環推進中國規則的國際化,強調企業轉型是升級發展中的國際化視野,推進經濟區域化和全球化,一帶一路,亞投行,金磚國家銀行,上合組織等都是外循環的方法。
四、小眾化消費時代已經來臨
市場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:短缺經濟:供不應求階段。商品經濟:大眾化消費階段。產品與服務經濟:小眾化消費階段。體驗經濟與數字經濟:個性化消費階段,大數據和區塊鏈給人們無限想象。不擁抱數字經濟,就會失去一個時代。
80后消費理念;追求平等意識,渴望成名,希望有話語權,越來越注重品味,普遍迷戀網絡,中產階級將成為主流消費群體,獨立思考,理性消費,從追求價格到追求價值,注重品味,注重搭配。
五、經營理念轉型,從利已主義到利他主義
追逐理想,順便賺錢。經營模式的轉型,從摸著石頭過河到借力騰飛。進入深水區后不能再摸著石頭過河,借力借思維,關注職業技能,不是行業經驗,重視新人的直覺,跨界學習,跨界聯盟(渠道資源就會多元化),跨界整合,要有五湖四海的思想。利他主義的核心在于,創造顧客的價值是企業經營的一切出發點,
經營策略的轉型,從微利經營到厚利經營。厚利經營的思想方法:高技術,高資本,高附加值,不難不做。以人為本,員工,股東,客戶三者共同利益最大化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活力源泉。厚利經營追求高毛利,低凈利,高毛利潤保證企業的發展,低凈利潤率,是把賺來的錢用于基礎設施建設,產品研發,員工培訓和改善員工的薪資福利,企業員工將以80、90后為主體,更加講究生活品質,企業員工的精神需求更高,企業管理的氛圍在不斷改變。思考:員工價值如何發揮?要讀懂員工。個性張揚,渴望認同,員工要在欣賞中成長,不應在指責中工作。
六、中小企業管理的方法
管理的真諦:把員工的個人利益與企業的組織利益掛鉤,為員工搭建實現人生夢想的舞臺,客戶的成就是員工創造的,員工的成就是企業創造的。企業的成就是客戶創造的。
領導風格轉型,從純軍事化管理到實現人性化與制度化管理的平衡。有情的領導是指對人,否定事,不否定人,關注人的成長,讓員工倍感溫暖與關懷,從不同的角度激勵員工,讓員工不斷地得到表彰。先給后帶,引導員工感到上司真的關心自己。無情的管理是指對事,講規矩,講標準,遷就等于放棄,要求才是真愛。絕情的制度是對事,有警示性,一致性,即時性和公平性,結果第一,理由第二,沒有借口。
標準剛性化,考核才有依據,剛性只有一個答案,
制度柔性化,處理結果可以從輕,也可以從嚴。
PDCA的基本管理,
P計劃,實現什么目標,達成效果,做成什么樣?是3分還是5分?責任人是誰,具體的完成時間,誰對結果進行評估,誰說了算?
D執行,把一個大目標分解成一個一個具體的動作,完成所有的動作,目標就會完成。
C檢查,檢查機制要清晰,責任到人,即使沒有進展也要每天告知相關人員,進程是否合理
A糾正,結果導向,任何事必須有結果,用數字說話,實施量化管理,強調主觀原因
七、中小企業要從看得見成本到看不見的成本
看不見的成本,員工不具備工作技能的成本,員工不全力以赴的成本,員工流失導致的成本,低薪員工的高成本付出,招聘成本,部門之間扯皮推諉的成本,滯銷產品導致的成本,銷售人員效率低下的成本,復雜績效考評的成本。高薪招聘,招來人才,系統培訓,成為優才,高品質工作,高品質產品,高利潤,高回報。
八、中小企業從哪里轉型?
中國制造2025戰略,強力推動中國經濟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。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終極目標:打造智慧型企業。自動預判,風險識別自動化,通過完整的網絡體系,做到自主決策,自我演進。確保領先競爭對手半步,強化市場研究,強化科技投入,培育競爭優勢,為客戶創造獨特價值。
九、中小企業要找到新的業績增長點
強化市場部的力量,必須兩條退走路,銷售部管企業今天是否有飯吃,市場部管企業明天是否有飯吃。
市場部的四大職能
市場開發,參謀部隊,負責發現未來商機
產品定義,特種部隊,負責找到產品暢銷的理由
市場宣傳,空軍部隊,負責用省錢勝利的辦法與客戶有效地溝通
渠道支持,后勤部隊,負責給銷售人員提供槍炮彈藥,提高銷售隊伍的戰斗力,
不管原有市場利潤有多低,做起來多么艱難,都不能輕言放棄,畢竟那是公司得以生存的根據地。要建立企業的根據地。根據地就是哪怕沒有新的業務,老業務依然能維持公司的生存。
營銷三銷,一是銷售自已,讓自己成為一件精致的產品。提升氣質,提升口才,為勝利而穿著,為成功而打扮,二是銷售感覺,給消費者心理上的滿足,給消費者驚喜。三是銷售信念,引導消費者的價值觀。信念,讓消費者對你說的每一句話都相信。
武漢信立浩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十四年來,緊密攜手中國中小企業群體,致力于從0到1幫助企業提升中國品牌影響力,定位于讓中國產品轉為中國品牌,講好中國企業品牌故事,設計企業品牌形象,傳遞企業品牌自信心。以人才、網絡、渠道、媒體等方面擁有的資源優勢,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。